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半閑堂主 01/01 00:14“我們早已經死了。”死人做出這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
游客 解嗨人lyons 12/28 20:00完整的宗教性弧光是建立的。個體信仰的頑強不在于是否得到一個Rabbi念出禱詞,而是自我神性的挖掘,索爾片尾的一笑打通意識形態的鎖鉗,那一刻他回歸上帝。影像過于吃人,太辛苦了。#MUBI
-
游客 程錦云 12/28 02:09其實有點無感。問題在于形式上淺焦4:3的高概念是逼迫觀眾進入主角的,但人物動機的非理性又讓觀眾想要遠離,二者難以匹配。
-
游客 秧歌兒 12/27 10:05整個影片氛圍太沉重了,不喜歡男主為了自己的兒子而不顧其他人的安危
-
游客 milo stu 12/25 23:01我的同胞們啊,我卑賤如蛆蟲,苦役如騾馬,只為后輩可以光明而坦然,然而事與愿違,原來啊,我就是我的民族,我和我靈魂的死亡,就是整個民族未來的消弭。
-
游客 狩夜人 12/22 10:59奧斯維辛永遠是非電影的恐怖,不可能借助故事來提供死者的恐怖經驗。所有的奧斯維辛敘事都只是不斷形成一個恐怖的概念,而能夠把我們置于奧斯維辛之中的也許只有《夜與霧》。那是一種無邊無際的真實感,而非仿真的影像。
-
游客 Yolly 12/21 23:12看了很壓抑
-
游客 空間探測器 12/20 12:52盛名之下,我覺得一般
-
游客 catheirine 12/18 05:0340mm的淺焦,1.375:1的逼仄視域,呈現出的是一場戰爭中的道德救贖。無關勇敢,無關高尚,只是一個男人對自己的承諾。
-
游客 芝芝丸子 12/15 16:44結尾小男孩出現時,像看到了上帝和希望一樣驚喜。盡管結局依然很殘酷,有些努力總算沒有白費。畫幅和鏡頭感很享受,3星半。
-
游客 陳兒乙 12/13 19:09導演毫無避諱而是直接展現殘酷場面,通過暗色調還原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歷史現實。虛化的手持近景長鏡頭將觀眾一開始便不自覺的代入到主人公索爾的視角。除去控訴戰爭的慘絕人寰外,它同樣有關信仰與戰爭所造就的麻木畸形人性,每個猶太戰俘背后都有一個紅色的記號,那當然是戰爭造就他們難以彌補的疤痕
-
游客 啊錦 12/13 18:15反法西斯70周年滿分作文。沒有什么是靠得住的,除了自私。在索爾略顯刻意的行為之外,他的獄友不離不棄更讓我敬佩。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