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HD中字在線觀看

      同類型

      精彩影評

      • 游客 向容 01/01 13:48
        羅馬尼亞比菲律賓強的地方是官僚不敢在鏡頭前直接威脅記者,羅馬尼亞人也不像菲律賓人仇視新聞媒體,不幸中的萬幸,菲律賓好歹還有真正的記者
      • 游客 甘小寶 12/30 06:03
        真人版聚焦,剪輯和拍攝都很精準(也很劇情片,但是并不非常煽動)。整體氣質非常穩。最后老爸那一番話真的讓人唏噓。以及羅馬尼亞真的和中國太像了。把蒙吉的片子和這個連起來看,毫無違和感。
      • 游客 提拉米蘇、 12/30 03:55
        剪輯的時侯,要大膽的舍。這種社會主義固疾對我們同樣社會形態的觀眾,太簡單了,看了開頭就知道過程和結尾。
      • 游客 丑奴兒 12/29 12:56
        太真實了 過于可怕 我靠
      • 游客 W_YEATSnoFan 12/26 16:10
        「當媒體向決策者妥協時,決策者就會濫用公眾的信任」,記者和民眾疾呼換來的改革浪潮可以持續多久?變革何為?前半段被調查記者的探索步步引導,叩響改革的大門,後半段視角轉入行動者內部,跟隨新上任的衛生部長追蹤改革進程(access絕了!),將這無力感描摹勾勒,理想被現實撕裂,深入虎穴卻終究無功而返,開頭結尾的受害者家屬故事仿若隱喻,或激烈或綿長的情緒如何成為鐵壁銅牆之下突破裂隙的行動力?當質疑和調查衹能(?)來自體育記者時,似乎結局也早已註定。
      • 游客 不可以哦快滾 12/25 08:24
        新聞稿件與報告文學的區別在哪里?而新聞報道與紀錄電影的區別又在哪里?
      • 游客 一己悲喜 12/24 23:29
        7分,一部社會紀實的紀錄片,鏡頭和敘述并沒有多么特別或出彩,但社會意義卻發人深省。面對一整個癱瘓腐敗的體系,僅僅小部分人的力量顯得遠遠不足,眼看著“蛀蟲們”侵蝕整個體系卻無能為力,是社會的悲哀,也是那些亡者的痛楚。媒體的妥協是縱容腐敗的工具,如果沒有人發聲,只會有更多的不幸者。
      • 游客 貝貝 12/23 12:48
        “我們非人已久。”
      • 游客 羅22 12/23 00:09
        很聰明也很當代的紀錄電影,不在局限于對于資料的整理,而是一種新聞式的挖掘,我十分驚訝于車內的那些鏡頭,可以將我很介意的擺拍和紀錄的尺度把握的很好,偶爾穿插的特寫亦是如此,這都得益于這個紀錄片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段落,就是音樂節上的火災場景,那里的鏡頭除了講事件背景之外,是一個從拍攝過渡到經歷的重要部分,鏡頭不在扮演的是眼睛的角色,它就是你的身體發膚,由支配變成了反應,這也是后段一切十分詳盡“拍”變成性質不一樣的“經歷”,它首先保存了一種發生跡象的詳盡,而非我主觀的一種選擇材料,同時非常難得的是在紀錄了一起龐雜的事件之余,幾個人物也被紀錄的相當不錯。
      • 游客 把欄桿拍遍 12/16 20:41
        懷疑與質問,發言與沉默。不強調情感的煽動,用遺跡般的證據與半途夭折的行動勾勒出整個國家的悲觀氛圍。蚍蜉撼不動大樹,看到血淋淋的傷口,抹上一把灰,騙自己已經痊愈。系統性腐敗、新聞監督稀缺、年輕政黨羸弱、全民對政治的參與熱情降至冰點,民主終成無本之木廢銅爛鐵——一盞僅供展出的明燈。
      • 游客 老蓋蒂Getty 12/16 19:02
        多么絕望啊,活在這么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可言的社會,而這也只是浮出水面的部分而已。你再抽離看看身邊,水面的漣漪都被制止得紋絲不動……
      • 游客 豆友MtqUhVbSkI 12/15 09:28
        記羅馬尼亞一次醫療丑聞后不成功的改革過程,VR的技術、286的主板、食腐的生態……揭示得拳拳到肉,環環相扣、鮮血淋漓。如何做對事 PK 如何選對人,上蒼保佑,噗~醒醒,快醒醒~
      • 游客 Oscar 12/15 04:54
        16/7/2021 @ 高先電影院。人家羅馬尼亞就算怎樣腐敗但記者至少可以在事件後一直報導追查下到大選後才收到恐嚇….要是在其他地方…..衛生局長一段再次証明進入體制內改革只是美好的幻想,局長爸爸的一番話簡直將全片的無力感推上高峰
      • 游客 不平幕府 12/14 02:13
        兩個主要的接力棒帶動起一系列次接力棒的反抗,當以為將要看到良知所期望的終點時,極低的政治參與度和腐敗黨再次確立地位,一切走向幻滅、死亡。這部片向我們呈現的不僅是廣闊的羅馬里亞政治生態圖景,還有擁有良知的政客和媒體如何發揮接力棒作用,又如何被摧毀,在黑暗中點燃一根火柴,哪怕它只照亮了一個人——記者受到情報局威脅仍選擇繼續報道、衛生部新任部長希望新推行的有助改善醫療衛生格局的法案能存留多幾年。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